2009年1月28日星期三

30年理财记录:女儿买基的方法更好

现年49岁的丁美玲女士至今还保留着一个很好的习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涉及到钱的地方算得清清楚楚,这种习惯的养成源于30年来她一直从事的会计工作。如今,这些数字成了30年来北京百姓理财变化的最好说明。捧起账本,回想往事,丁女士禁不住感慨万千……1978年——学徒工每月收入18.5元1978年春天,家住北京崇文区南武圣巷12号院的老丁太太异常高兴,因为她最小的孩子,也就是本文的女主人公丁女士刚刚领到崇文区粮管所的招聘通知,马上要成为粮管所下属一家副食店的出纳员。“那个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坏。家里的哥哥姐姐都上班了,老父亲也还没有退休,只有母亲是个老式的家庭妇女没有经济来源,所以她总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好好工作,尤其是女儿,她要求我们在经济方面一定要独立。”回想起30年前的往事,丁女士历历在目。接下来,丁女士开始了在副食店里的学徒工作。很多年后,丁女士查看当年学徒时的收入,感慨那18.5元的工资现在还不够给女儿买一个漂亮点的发卡。但在当时,这笔钱除了支付她一个月的花销外,还能为将来结婚攒些嫁妆。“那时是有钱没地方花。生活花费很少,5分钱能够买很多菜,猪肉也才几毛钱一斤,上等的羊毛料子2块钱一米,最贵的家具也只有上百元钱。”在丁女士的账本上,最早的记录就来自月收入18.5元时代。老丁太太的小女儿天生爱攒钱。当时丁女士每个月还能在人民银行存上10元钱。到了转正后的1980年,每月工资涨到36元,丁女士每月的存款也涨到了25元。1985年——在信托商店淘到宝贝1983年,丁女士经人介绍嫁给了同是高中学历的陈绍春,次年生下女儿。就在女儿出生的1984年,国内经济形势出现较大改善,深圳沿海城市率先发展起来,内地市场商品开始丰富,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发生碰撞,增加收入的念头敲打着很多年轻人的心。“我先生当时在北京晒图厂工作,每月最高收入80元,我的收入当时也涨到60元左右,在当时看,大学教授一个月也和我们差不了多少。但我有个广州的朋友,一个月靠卖墨镜、电子表能挣好几百元,我和先生就想趁着物价没有上涨,赶紧买些好东西存着。”1985年,夫妇俩将多年积攒的钱取了出来,到当时好东西最多的银行控股信托公司买了件老式硬木家具:一件雕刻精美的花梨木绣墩才80元,一个红酸枝木的三联柜子120元,这个价格在当时买新三合板家具都绰绰有余。“当时家里老人说我们乱花钱买旧家具,但我们觉得这是好东西,肯定有升值的一天。 2006年,我们请专业鉴定机构为两件家具估价,它们的市场价格总计超过了40万元。”谈到年轻时最早的这次投资,丁女士很得意。1988年——靠“投机倒把”贴补家用随着孩子的成长,丁女士两口子总想为女儿多攒些钱。1988年,两口子每逢星期天就到农贸市场里支小摊,卖些从广州朋友那里进的手表、眼镜以及当时一些时髦商品。“我们俩每月一共挣200元,再加上摆摊挣的,一个月能挣300元,这在当时可是高收入了。”但是丁女士一度还因周末摆摊,在单位心惊胆战、抬不起头来。“那会儿个体摊位做买卖叫投机倒把,是违法的。我最担心的就是单位发现这件事后开除我。”担心归担心,到了买国库券的时候,丁女士总能拿出比同龄人多的钱。“我们半夜就去银行排队,到当时已经成立的工商银行门前等,我最多的一次买了1000元,这是我辛苦攒了一年的积蓄。很多人只是买几百元的国库券。”丁女士表示。1993年——出国留学赚回第一桶金账本翻到上世纪90年代,丁女士家的经济水平上了一个高台阶。由于丈夫家有海外关系,错过了上大学的小两口在1992年离开祖国,到日本留学。 1993年,丁女士放心不下女儿提前回国。她带回了50万日元,按当时人民币兑日元1:10的汇率,相当于5万元人民币。夫妻俩在日本勤工俭学一年挣的钱,相当于一个月收入200元的国内工薪阶层20多年的工资。“我们出国的时候,婆家给了3000元人民币和200美元。到国外,花销很大,因此我们上完课就去打工:我在饭店洗盘子,一天挣200元人民币;我先生在生鱼店卖鱼,一天挣400元人民币。挣来的钱除了交学费房租外,就攒起来,什么都不敢买,吃的也是最便宜的。”丁女士谈到这第一桶金的由来时,心里酸酸的。回国后,丁女士仍从事会计工作,每月大概挣300元,她把从日本挣回来的钱存向中国银行,正好赶上银行为扩大规模吸收存款,5年期存款利息高达10%,5万元的存款5年后变6万元,这是当时最划算的理财方式。1995年——第一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1995年,在日本顺利取得本科学位的陈绍春回国。除了学位证书外,陈先生给妻子丁女士带回了一笔打工收入,有日元有美元,折合人民币大概是200万元。在欣喜之余,两口子都为这笔钱怎么处理才不至于贬值而烦恼。“当时的存款利息比1993年减少了一半,只做存款是不行的。后来我们将部分日元换成人民币,其余的日元存了起来。把美元做了刚刚兴起的一种银行货币理财产品,保本,存3年固定收益13%。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发现银行不仅能存款,还能卖一些代替存款的理财产品。”在采访完成后,记者对丁女士讲的这种理财产品进行查阅,发现这种产品正是今天货币理财产品的雏形,主要吸收美元存款,分现钞和现汇两种,一般来说现汇美元由于直接参与国际货币市场的交易,不需要银行从中划转,因此收益相对高些。另据陈先生透露,丁女士现在打理家中存款时用一半存款购买了银行出售的保本理财产品。1999年——理财产品收入给孩子交赞助丁女士的丈夫回国后,没有回到原单位,而是开始了自己的收藏事业。在丁女士看来,这个事业前期投入很大,资金回笼的速度慢,尽管不缺钱,但她也没有辞去每月1200元收入的某酒店主管会计工作,为的是保住家中的固定财产。就在此时,女儿初中升高中的考试失利,没有达到一所重点高中的分数线。为了支持女儿,丁女士用理财产品到期后的部分收益给那所学校交了赞助费,而那时,在公立中学中,出现了公费生和择校生两类生源,很多学生家长第一次感到教育也能作为一种投资。“我至今不后悔给女儿交这笔钱。后来孩子顺利考上大学,毕业后顺利就业,比起这些,那2万元的赞助费微乎其微。”丁女士这样认为。2003年——进入全球金融市场炒外汇丁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理财生涯中最失败的一次就是低估了人民币升值的速度,没有把自己户头上的日元尽早换成人民币。在他们夫妇离开日本的几年里,日元兑人民币的汇率急剧下跌,他们最初拥有外汇时的欣喜渐渐成为一种负担。2003年,100日元只能兑换6元多的人民币,与10年前100日元兑换10元人民币比较,等于丁女士日元存款实际价值缩水了4成。“因为国际外汇牌价非常动荡,银行里的大厅经理建议我开户炒汇赚取差价,我又正好有外汇账户,就接受了他的建议。”丁女士回忆。炒汇的过程非常辛苦,由于很多国际市场都是晚上开盘,丁女士一度为炒汇睡眠不足。另外,由于只对日元和美元两个币种熟悉,她一般只做这两个币种的短线。“万万没想到这两个币种的汇率在那两年震荡非常大,有时我头天刚赚了100美元,第二天就要赔200美元。”2005年——揪着熊尾巴进入股市在决定放弃汇市时,丁女士的理财账本上出现了亏损。“亏了1000多美元,我半年的工资。”这段经历使丁女士第一次感受到投资有风险,但是,令她感到欣慰的是,自己手中的钱在国内市场上有了更多的投资渠道,这是资本市场不断完善的结果。同时她发现,随着市场的一步步开放,百姓持有外汇已经成为常态。“最初我把外汇看得很重,但随着人民币越来越值钱,外汇的魅力在褪色。”丁女士表示。2005年,胆大心细的丁女士再次进入资本市场,这一次她选择了投资风险较大的股市。“我觉得我们的市场很完善,各种规范措施很多,当时的熊市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但只要是投资就要承担风险,在华尔街如此,在中国也如此。”丁女士在股票选择上很慎重:用她自己的话就是要探上市公司的家底。借助会计审计知识,她先将公司年报核查一遍,再看大盘上的走势。“我这样的投资方法很累,但是我通过自己的这套验证方法选择的股票,即使它在二级市场股价出现下跌,我也坚信它的基本面是好的,股价有回来的一天。”入市3年,丁女士在交易所里经常这样扮演着分析师的角色。至于炒股的收益情况,丁女士没说。陈先生告诉记者,前两年一直保持正收益,最早动用家里 50万元,目前本金已经回归到其他理财产品上。“之前赚的钱现在还在股市中,股市震荡应该受到一些影响,不过解套只是时间问题。”陈先生表示。2007年——和女儿一起买基金在股市走牛的2007年,丁女士和刚刚工作的女儿一起,买了两只基金。“在购买基金时,我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在理财上喜欢走极端。女儿先买了一款股票型基金,接着反手买了一款债券型基金。两种基金的获利方式是相反的:一个是股市好的时候获利,一个是股市差的时候获利。但我现在觉得,这样投资可以回避一定的投资风险。”丁女士表示。因为和女儿持有相同的基金,现在丁女士见到女儿时就会聊些基金近况,从基金经理的水平到基金市场的整体变化,两个人总能讨论时下最流行的理财话题。但是,在女儿是否应该持有一张信用卡的问题上,丁女士一直持有反对态度。“作为成年人,应该对自己每一笔开销或投资负责任。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那个时候不一样,花钱的去处很多,信用卡不免让人产生盲目消费的错觉。所以我不建议女儿办卡。但我很能理解年轻人贷款买房买车,我身边很多朋友的孩子都这样做,我们发现,孩子欠了银行的钱之后,会知道挣钱和理财是多么不容易,进而变得更加自立和自强。”丁女士这样认为。